首页 > 指南 > 知识 > 三问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问三老是什么意思

三问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问三老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0 10:53:07 编辑:手表知识 手机版

”三老是古时掌教化的乡官。这里首先应该理解一下动土还有添土两个概念,所以新坟也不是不让添土,动土一般是指迁坟之类的,为坟墓修葺一下,添添土是可以的,但是即便是修葺,也最好找风水师看一下,也不要很随意的妄动,此孝布舅父母或老表不发话,自己是不敢卸下的。

1、复三上坟一般都是什么人去?

复三上坟一般都是什么人去

不知先生提说复三上坟是何意。复字作何解释呢?我认为,先生说的复三,必是人死而埋入坟后的第三天吧?这人死埋后第三天,是殡葬礼仪中的一项大礼仪式,这个仪式有两项内容:一是三天圆坟,二是三天谢(卸)孝。所谓三天圆坟,即是家中所有男女后代人,包括已出闺的闺女和女婿等,都得上坟去圆坟,人越多预示后代越兴望,圆坟的仪式及内容是:儿女们顺带一把铁锨,一把扫帚,挑一个挑子,挑子两头一头一只椤头(篮子),内放豆杆(柴火)与饺子,饺子是按死人岁数而包多少的,一头一只水筒,装一筒水,一只勺子。

其余人拿纸鞭和逝去者的遗留物品,到坟上后,由长子与长媳开始添坟土,即是把老坟整理圆展些,孝子们逐个顺序而拿锨添土。添土后,再由长子,长媳及长女等依次序拿扫帚扫坟,由下往上,由右向左扫一圈,每人一圈,之后,再由长子长媳及长女等,掂水筒拿勺向坟上添水,民间叫添汤。由右向左每人添三圈,再倒添三圈,添土,扫坟,添汤过后,便开始圆坟祭祀了。

摆上供饺和刀头肉,点上一挂大鞭而后焚纸,孝子们开始哭泣不止,哀泣是孝子们的孝礼,约三至五分钟后,男人们开始劝哭止。民间风俗,媳妇与闺女上坟祭祀,必须哭泣流泪,若不哭,自己的后代宜出哑巴,此祭祀结束后,孝子们点上柴火,把老人的遗留物品焚烧掉,以示老人阴间接收受用。大礼结束后,刀头肉孝子们便可就地吃之,也可带回家当天吃之,

而水饺(素的)不可往家带回,必须在回家的路上分散吃完。庄邻家小孩分吃最好,意为咬灾,吃了不容易生邪病,三天上午圆坟之后,便是去舅家谢(卸)孝。一般为至亲孝子孝媳孝女们都去,礼物是肉,烟,酒和点心等,孝子三天谢(卸)孝有两种含义:一是感谢舅父母及老表们的关爱和体谅,去给舅家人敬奉致谢,说说的容搓的好听话,不给舅家人犟嘴而已。

二是真正起到卸孝之礼仪,孝子去卸孝,都是头戴孝帽(折叠的孝带子)而去的。此孝布舅父母或老表不发话,自己是不敢卸下的,这就是卸孝的真正意义。如吃饭时(一般为几个菜外加一壶酒),舅父母说:您都把孝去了吧!外甥们得到这句话,就如同得到一道圣旨,那头上的孝则可去掉。此孝布回家后,洗洗晒干,于每七和百天再戴,则为熟孝了,

2、农村老俗话说“要得好,问三老”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老俗话说“要得好,问三老”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要得好,问三老”这句话出自明代康海的《中山狼》第三折:“常言道,若要好,问三老。俺与您去寻着三个老的问他,道是该吃也不该吃,”三老是古时掌教化的乡官。战国时期魏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负责社会教育凡有忠孝节义可为民效法者,都旌表其门,以为倡导。《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这句古话说的是如果想办好事情,就要去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宽裕,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办事,一定做不成大事。素有孔子“不耻下问”,我们也应该承前人之精神,遇到不懂的就要问,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只会害了你自己。

3、有些地方家里有人去世了三年不动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三年里不能建房?

有些地方家里有人去世了三年不动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三年里不能建房

您好,先说阴宅,就是坟墓,俗话说新坟三年不动土,这里首先应该理解一下动土还有添土两个概念,所以新坟也不是不让添土,动土一般是指迁坟之类的,为坟墓修葺一下,添添土是可以的,但是即便是修葺,也最好找风水师看一下,也不要很随意的妄动。因为新坟三年内存有的煞气比较重,不适宜动土,这对于逝者也是一种尊重,阴宅的发富快,致祸也比较猛。


文章TAG:三问三老三问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指南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