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之前的时候由于信息比较闭塞,加上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那个时候根本不了解世界上还有什么十大名表,当时只看过或听说的瑞士手表只有“罗马”、“英格(英纳格)”、“菊花(梅花)”三大品牌,80年代以后日系手表也走进了大众消费群体,最知名的有“精工”、“西铁城”等,以后逐步才知道有“江诗丹顿”、“卡地亚”等十大名牌,才知道原来我们流行三大名牌的手表连二线都算不上,但有多少钱就戴适合你的就可以了,明明月薪几千元还要追求几十万的高档品牌也不现实。
1、瑞士英纳格手表怎么样?性价比如何?
70、80年代我都很喜欢英纳格(依力架)当时香港广州是叫这个名字的,当时做的粗扩大气不失精致优雅,做工也比较好,我当时买过一个双历的27机芯,是走私过来的,当时115元,比正规商店便宜,是真的,到80年代后期在商店买了一个2836星期在12点的英纳格450元有牙圈的,洗过两次油,用ETA机芯的,准确度一般,十年前在单位上班可能对着空调机戴在手上牙圈自然断了还没有配上,就放在家里没有戴了,留着一个情怀吧。
2、请问,想买块机械表,价格在2千到4千,天梭,精工,英纳格哪个实惠,耐用?
这个价格,这几个品牌,都很到位,天梭、英纳格是瑞士品牌,精工是日本品牌,都用的是行业基础机芯,瑞士的ETA机芯,以及日本的“瑞士ETA机芯”,所以实惠耐用都差不多,过去人们可能一直说瑞士腕表瑞士腕表,所以在买表的时候自然会把瑞士表看高一等,对日本表和国产表看的没那么好,其实也不尽然,行业有行业的分工和定位,所以要评价的话,还是要尽可能多了解。
精工,西铁城,卡西欧,是日本腕表三大品牌,虽然很少在各种名表排行榜中见到他们的身影,无论从销量上来说,还是行业内的重要性来讲,它们都称得上巨头这个称谓,在巴塞尔国际珠宝钟表展上,这三个品牌所在的集团,几乎独占1号馆2楼半个楼层,从国际影响力到制表能力,都不可小觑。卡西欧展馆的对面,便是西铁城展馆,如果说G-Shock是一个粗犷的硬汉风格,那么西铁城更像一个细声细语的读书人,
展馆中庭空间,被上万枚机芯以微米精度布置成一个艺术展馆,随着光影波动如同繁星点点,人在其中如置身宇宙太空。这一艺术场景布置,一方面表达了西铁城在机芯制造方面的行业优势,一方面也是展现西铁城在精准度方面的成绩,极致的石英表是西铁城的标签,今年西铁城推出了一款18K白金表壳石英表款,看似简洁大三针模样,使用了西铁城100周年推出的“Caliber0100”机芯,年误差1秒,超级精准。
西铁城隔壁的精工,国人可能更不陌生,有一众粉丝,Seiko罐头盖潜水表风靡一时,GrandSeiko更是被看作是与瑞士高级制表比肩的竞争对手,在高端这条路上,精工可能是走的最坚决彻底的,前两年它把GrandSeiko直接拆分出来单独经营,而且有了中文名“冠蓝狮”,即便人们仍习惯称之为GS或者大精工。
在这个品牌下,精工把制表工艺发挥至极,与瑞士品牌一样,追求极致的打磨和精准技术的应用,锐利光洁的阔剑指针和时表,被表迷奉为圭臬;SpringDrive机芯更是GS突破机芯技术的又一发明。此外,精工还有一个更高端的子品牌,Credor贵朵,这个据说只在日本国内销售的高级品牌,是日本人的顶级品牌,以复杂功能和工艺为卖点,难得一见的陀飞轮、三问腕表,以及螺鈿、珐琅、雕金、贝雕、镶钻等工艺,价格不比瑞士顶级品牌低,
3、英纳格算瑞士名表吗?
70年代之前的时候由于信息比较闭塞,加上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那个时候根本不了解世界上还有什么十大名表,当时只看过或听说的瑞士手表只有“罗马”、“英格(英纳格)”、“菊花(梅花)”三大品牌,80年代以后日系手表也走进了大众消费群体,最知名的有“精工”、“西铁城”等,以后逐步才知道有“江诗丹顿”、“卡地亚”等十大名牌,才知道原来我们流行三大名牌的手表连二线都算不上,但有多少钱就戴适合你的就可以了,明明月薪几千元还要追求几十万的高档品牌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