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表 > 知识 > 什么时候送军旗,打仗时的军旗起到什么作用

什么时候送军旗,打仗时的军旗起到什么作用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0 08:09:00 编辑:手表知识 手机版

不知在什么时候,“牙门”一词在传承中,却被以讹传讹,究竟演变成了衙门。古代打仗,给人感观非常明显的就是旌旗蔽日,这些旌旗就是特指军旗或战旗,而敌己双方也可通过这些军旗判断出对方的兵马数量,并不说所有军旗都需要誓死保护住的,哪种军旗才是最重要,最需要誓死保住的呢。

1、打仗时的军旗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誓死保住军旗?

打仗时的军旗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誓死保住军旗

古代打仗,给人感观非常明显的就是旌旗蔽日,这些旌旗就是特指军旗或战旗,而敌己双方也可通过这些军旗判断出对方的兵马数量。但是,古代真实的打仗并不有那么多军旗,都是影视剧为了营造视觉冲击力而添加的,军旗大致可分为五类,即:牙旗(纛)、号旗、联络络(信幡)、阵旗(五方旗)、将旗等。不过,并不说所有军旗都需要誓死保护住的,

那么,哪种军旗才是最重要,最需要誓死保住的呢?统兵主将(帅)可通过“号旗”与“将旗”,一目了然判断战场敌我双方的强弱变化,以便在调兵遣将时作出正确的抉择战场上,号旗指向哪里,将士们就会冲向哪里;而将旗指向哪里,麾下的将士也会冲向哪里。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号旗和将旗都会同时出现,号旗上常书写国号,如:秦、汉、唐、宋等字样;将旗上则常书写将领姓氏,如:卫(卫青)、霍(霍去病)、岳(飞)等字样,

不过,各军职级别将旗大小的规律,则是军职级别越高,将旗越大,反之越小。如:在汉朝时,大将军(三公级别)的将旗就明显大于低级别军职将官的将旗,而军职级别低于五品的杂号将军和六品的杂号护军,是没有资格拥有将旗的,战斗发起后,双方将士都会跟随号旗和将旗进行冲锋,就算被打散,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部队,并相互靠拢或援救,而另一方则能尽快发现自己的攻击目标。

同时,双方主将(帅)又可根据号旗和将旗的多寡来判断敌我双方的强弱,因为,大多数号旗和将旗都处于一军的核心,一旦号旗和将旗倒下或败退,也就说明己方一军的外围防线已经敌人攻破,一军将领不但危险,而且还有可能遇难。或者,一旦号旗和将旗后退,双方主将(帅)就要决定是擂鼓助威,号令继续进攻,还是鸣锣收军,或是调兵遣将进行驰援,或是指挥大军掩杀等等,

所以,一旦号旗和将旗倒下或败退,将会给己方士气造成很大打击,相反敌方士气则会高涨,同样也关乎着一场战斗的胜负。因此,只要能在战场中斩将夺旗,必然是立一大功,例如:漠北之战中,李敢因夺下匈奴左贤王的战旗,得到了汉武帝的表彰,受爵关内侯,食邑两百户,弥补了父亲“李广难封”的遗憾。然而,有些名将却能利用号旗设谋,并取得一场战争的大胜,

例如: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公元前204年,韩信在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中,抢先占据井陉狭道,并于深夜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号旗(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后方埋伏。待到汉军假装败退,将赵军诱出大营后,埋伏在赵军大营后面的两千轻骑迅速冲进赵军大营,拔掉赵军号旗,换上汉军的红色号旗,不久,被汉军击败的赵军想要退回大营,却发现大营全是汉军号旗,立刻惊的队伍大乱。

结果,韩信趁势攻击,赵军大败,赵王被俘,以此来看,号旗和将旗都很重要。不过,号旗相对较为普遍,根本达不到“誓死保住”的地步,虽说在战场上,将旗相对号旗重要,也仅是一场战役中无数个将领中的一面将旗,同样达不到全军“誓死保住”的程度。统兵主将(帅)可通过“阵旗”(又称五方旗)行兵布阵,调度指挥古代战场上,对阵多采用“五行军阵”,又分别代表五个方位,即:青龙(左军)、白虎(右军)、朱雀(前军)、玄武(后军)、黄龙(中军),

但也有说,“五行军阵”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即:木(左军,使用绿旗)、水(右军,使用白旗)、火(前军,使用红旗)、土(后军,使用黑旗)、金(中军,使用黄旗)。据史料记载,五行军阵起源于殷商时期,同时,主将(帅)为了便于高度这五个方位的军队,就需要使用阵旗,即:绿旗代表左军、白旗代表右军、红旗代表前军、黑旗代表后军,黄旗代表中军。


文章TAG:军旗打仗起到什么时候送军旗

最近更新

女表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