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们结婚,大部分都不用什么钱的。我就是七二年结婚的,我的妻子什么财礼都不要,不仅结婚的小夫妻劳累,连双方家长亲属都要参与帮忙买各种物品,那时侯,500元钱是个什么概念,五百元钱可以买半个生产队的家当,那时国家提倡勤俭节约,结婚更不能舖张浪费。
1、六七十年代结婚都说有500块钱就够,那时候结婚都买些什么东西?
那时侯,500元钱是个什么概念?五百元钱可以买半个生产队的家当。当时只有当营级以上军官的,才能拿出五百元钱用来结婚,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们结婚,大部分都不用什么钱的。那时国家提倡勤俭节约,结婚更不能舖张浪费,其实你就是想浪费也没有钱。我就是七二年结婚的,我的妻子什么财礼都不要,不单是我们,几乎所有的农村人家,都是这样。
就是男女双方各准备一套褥子被,如果家里有旧的柜子,刷一刷能盛东西就行。结婚的当天,我们都是从生产队里借一辆牛车,自己赶着把新媳妇从娘家接到婆家,车上就是拉一套家里自己缝制的新的褥子被,马车不行,一是有的生产队没有马车。二是因为即使有马车,大多数也不会驾驶,很容易惊车的,不安全,不吉利!等到把新娘接到家里,酒席宴等用度一切从简,只是熬点大菜,道喜的男人们喝点散白酒,
2、我们这里农村婚嫁讲究特别多,你们家乡婚嫁都有什么讲究?
题主:您好!以前的婚嫁讲究,我记得的倒是有一些,这些年有的内容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一些。男女步入婚姻殿堂,所要操办的事项还是真不少,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肯定也会有所差别的。定婚男方给女方过彩礼,以前少一些,现在多一些,彩礼要根据家庭条件,适当。按现在的水平,男方除了购买房屋外,还要拿出至少十万元彩礼给女方,
男方家庭好的还会买车,以方便日后小夫妻上下班。买三金,送女方,以示对爱的诚心诚意,金手镯、金戒子、金项链、金耳环,凭喜好。当然也有买白金的,举行婚礼之前,丈母娘给新姑爷买一套西装,价格随自己定。女方也会有陪嫁,十万元差不多也是垫底,带上电器,其它床上用品,装饰品等,在于协商,婚礼前三日内男方家上坟祭祀意思是告诉先人,我们家马上要添人进口了,请您们多多庇佑。
婚礼头天晚上男方家鸣放礼花、鞭炮意思是告诉附近的家庭,我们家明天要办喜事,请与我家友好往来的人,来捧场,新郎迎接新娘携四彩礼2根肋骨带肉,俗称“离娘肉”,感谢娘家父母的养育之恩;火柴2包,火柴寓意红红火火;大葱4棵,大葱寓意日子充实;粉条2捆,每捆2把,粉条寓意顺顺溜溜。这几样分别用红纸包上,新郎离开时要拿走一包火柴,一捆粉条,拿回自己的家。
沾喜气,享福气,好日子天天有,互妻相敬如宾,恩恩爱爱,女方出嫁当天男方亲友团前来迎接新娘,所用婚车数辆,根据双方所需,这一点不用攀比。如今,有车的人很多,摄影车和摄影师是重重之重,摄影是见证两人幸福时光的回放。女方亲友团送亲人数是单数,去单回双,寓意好事成双,新郎叩门有讲究,敲三下,叫三声“妈”,丈母娘开门,有赏,事先包好红包,金额随心,但要挑吉祥数字,也不能太小气。
新娘临出门,要吃一碗煮面条,放上荷包蛋,寓意两人长长久久,重要一点应酬多,怕挨饿。负责手拿新娘新鞋的小辈人,给新娘穿上大红的喜鞋,以前鞋里会放红包,现在当面赏礼200元,新娘手捧红盆,里面放上洗漱用品之类的。寓意开创幸福新生活,红盆到时会由婆婆家嫂子来接过去,代表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男女方家大门上贴喜联,楼宇门也要贴,
楼前凡是有井盖的地方,放上红纸,现在也有买加工好的红布,用砖石盖上,应该是避邪魔之类,远离脏东西。女方入男方家叠喜被以前是婚车上装喜被,到男方家娘家嫂子叠喜被,一定要把女方的喜被放到最上面,意思是从今以后“我说了算”,绝不能让男方家的喜被放上面,现在一般都提前拿到新房里了,包括家电,叠喜被的娘家嫂子也会收到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