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各个皇帝还有赞美西洋钟表的诗词。现存于故宫博物院18~20世纪的中外钟表共312件,其中包括英、法、瑞士等国近代钟表大师的杰作214件和清朝造办处苏州、广州制造的精美供品71件,(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所有图片是笔者春节期间于故宫博物院钟表馆,在人流如织的场景下仓促拍下的。
1、除了清朝时期的西洋古董钟表,你还见过哪些清朝自制钟表?
明朝时期,传教士利玛窦进献一大一小两台自鸣钟给万历皇帝,便正式开启了我朝机械钟的历史。机械钟一进入皇室,立刻就得到皇帝妃子的喜爱,明朝期间钟表都以报时为主要功能。(铜镀金写字人钟)传到清朝,尤其是乾隆期间,皇室对机械钟的喜爱更进一步,钟表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偏向装饰效应。乾隆初期,机械钟仍旧靠传教士、西方使团礼献或负责贡品的官员采买,
尽管西方制表师们为了投乾隆所好,做了一大批颇具东方特色的钟表,但仍旧满足不了乾隆的喜好。(紫檀重禧楼篱式嵌珐琅更钟)于是清朝内廷渐渐培养了一批钟表匠人,设置了做钟处,专门制作和修理钟表,民间也以苏州和广州为中心建立了做钟场。做钟处出品的御制钟表,不惜人力物力,极尽人工巧匠,极尽奢华之美(乾隆审美你懂的),
(铜镀金自开门寿星葫芦式钟)有史料记载,做钟处出品的钟表无论外形还是机芯都代表了我朝当时钟表的最高制作水准。一时间,清朝自产钟与西洋钟分庭抗礼,现存于故宫博物院18~20世纪的中外钟表共312件,其中包括英、法、瑞士等国近代钟表大师的杰作214件和清朝造办处苏州、广州制造的精美供品71件。(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所有图片是笔者春节期间于故宫博物院钟表馆,在人流如织的场景下仓促拍下的,
2、清朝皇宫计时工具如何演变的?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没有演变,从始至终都是用钟表,明朝就开始了使用钟表代替原始计时器。1601年,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用两座自鸣钟敲开了中国皇宫的大门,这标志着我国使用机械钟表作为计时器的历史开端,清朝皇帝钟爱钟表因为西洋钟表、自鸣钟精美准确,备受皇室钟爱。收藏、使用西洋钟表成为时尚,皇宫也大量的使用仿制,
因为加上了大量中国传统工艺,仿制钟表超过了原版。铜镀金嵌珐琅转鸭荷花缸钟,清乾隆,造办处制作。至于西洋各国的钟表,必须要好货,为此乾隆专门提过要求:“着传与粤海关监督,嗣后办进洋钟或大或小具要好样款,似此等粗糙洋钟不必呈进”至少要这个标准的才可以;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由海关采买贡进宫廷,应是1769-1781年英国的钟表匠詹姆斯·考克斯制造,
木楼嵌铜饰木哨钟。伦敦JamesNewton制造,清朝各个皇帝还有赞美西洋钟表的诗词。康熙:“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婉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绦帻休催晓,金钟预报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雍正:“巧制符天律,阴阳一弹包,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
3、西方向清朝进贡的钟表,许多都带有比较裸露的图画,当时的皇帝或大人对这些艺术品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中国的第一台钟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进贡的,是一大一小自鸣钟,当时他为了能够将钟表给到万历皇帝,费了好大劲,闲暇时间经常将一些小钟表,小玩意送给大臣,讨好他们,后来终于得到见到皇帝的机会。就把钟送给了皇帝,皇帝非常高兴,大手一挥,让他们的钟表正式进入中国,这也就是钟表外交的故事,皇帝得到钟的时候非常开心,不料,这让太后知道了,就派人去向皇帝借来玩玩,皇帝很怕太后喜欢会夺走她的钟,就命人将自鸣钟里的报时功能停了,太后拿到手发现钟不会鸣,觉得没意思,就还给了万历皇帝。
4、明清时期的时钟是怎么校准的?
我想主要还是看太阳的位置,然后插个小棍,用影子的方法,然后结合四季太阳的高度,综合出来的,古代人的智慧并不比我们现在差,以前没有网络,没有现代化的东西,在做事情的精度上远超我们现在!日期时间节日节气这些都是古人编排的,哪一样不都是很麻烦很准确?到现在一直沿用,从古代继承到现在还是可以用!中国也就清朝后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了,在这之前一直是世界上的强国!各个方面都比较领先,就是到了清朝,再闭关锁国,调校个时间我想不用出使外国,然后再给本国的表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