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简直全年都是秋天模式,据报道说是全年气温最高也就22摄氏度左右,最低那是10摄氏度。今天的北非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后裔以及其混血,都是白种人,再加上,美国本身是一个发达国家,这些都是在自然环境影响下,为更好的适应环境而完成的生理结构进化,是人类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
1、黑人抬棺是一个什么梗?
黑人抬棺本来是西非国家加纳的民俗文化,被互联网做成了段子。非洲的黑人兄弟,生性乐观,对生死贫富看得比较淡,有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思,加纳属于西非国家,经济虽然不算特别富裕,但也不算穷得掉渣,又没经历什么战乱,所以当地人民日子还过得。加纳最出名的文化特色,是殡葬文化,一般国家的葬礼,或者悲痛,或者肃穆。
但加纳的丧礼却是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加纳的殡葬行业非常有特色,各种奇异造型的棺材,葬礼上的美食和歌舞会,人人笑逐颜开,庆祝死者往生极乐,无形中成就了一张文化名片,也使得人们不再为生离死别而痛心疾首。现在网上流传的《黑人抬棺》,其实就是加纳葬礼中的一段,几位黑蜀黍抬着棺材,迈着欢快的舞步,潇洒快乐。这本来是加纳很常见的情景,但对其他国家的民众而言,棺材代表的死亡阴霾又和黑人欢乐的行动形成鲜明反差,
2、非洲当地人黑人最爱干的工作是什么?
我从1992年大学毕业就和非洲人打交道了,1994年第一次去非洲常驻(塞内加尔),2003年起在西非3个国家经商5年之久,雇佣过许多黑人,还在无律师状态下和黑人打过劳务诉讼官司(而且赢了),算是有些发言权吧。非洲黑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耿直有的狡猾,有的任劳任怨有的偷奸耍滑,其实并不存在一个如您提问的那种“统一模板”,
总体上,黑人体能较好,如果您学会“用他能理解的逻辑和他沟通”,他可以把一些简单重复而需要强壮体力的事做得非常出色,有些活我们的民工是干不了的,比如我在贝宁科托努卖布,一包全棉真蜡布600码,最重的有两三百公斤,马里籍和尼日尔籍的短工可以头顶一包轻松跳上两层布包垒起的堆,七八个短工不到半小时可以卸完一车并整齐在仓库里码好。
黑人模仿力不错,我在贝宁雇佣的女佣会做中餐,包饺子,擀皮,炸春卷,都是在前一户中国雇主家看会的(没人教),在贝宁洛克撒中国医疗队,一位黑人厨子能说流利的四川、甘肃、苏州和广东话,会烧几个地方的中国菜,据他说是因为在中国医疗队帮厨二十多年,医疗队人员两年一换,他就总能学到新东西,黑人孩子早熟,我在马里街头见到4岁摆摊卖芒果的,而且不会算错账。
他们的语言能力也令人惊叹——体育能力就不用我说了,但黑人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缺乏条理性和纪律性,稍稍复杂的指令就会弄到一团糟(我一个开衬衫厂的朋友后来总结“要把指令一条条拆开下达效果才会好”;容易感情冲动,工作状态起伏很大;经济上缺乏上进心,不会储蓄和精打细算,有钱很快过手光,然后就借钱、预支工资,笃信各种宗教,相信宿命论,认为“神比老板大”,对物质刺激有兴趣、但兴趣往往达不到促使他多劳多得的地步;喜欢伸手占小便宜;算账比较死,加减乘除问题不大,四则运算以上就手足无措(其实除了亚裔别的族裔似乎都有点这问题);习惯讲规矩、交情、血缘,而不太习惯规章制度。
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历史和风俗形成的,在当地做生意、开工厂为的赚钱,非要硬拧是必赔无疑的,懂得他们的习性,因势利导,用他们能懂的逻辑去沟通,会发现他们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般难打交道,只要建立了互信,他们慢慢就会愿意听你说的道理了,比如我在贝宁的司机,后来就已经学会了储蓄、多劳多得,如今成了个快乐的货柜车小老板。
3、非洲人为什么是黑人?
我是儿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我来回答,关于非洲人为何普遍是黑人,王叔在这里科普一下,供参考:一、非洲并不是全都是黑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被称作“黑非洲”,这些地方确实大都是黑人,不过在南非、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白人存在(欧洲移民和移民后代),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北非)地区则主要是阿拉伯人,比如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肤色都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