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智能手表正在从未戴过手表的或那些戴过普通显时手表的人群中越发流行,我并不认为有什么实际证据表明智能手表的销售对奢侈手表业造成显著打击。手表防水度越高,表明它的密封性越好,手表内部的机芯,最怕的就是进水,奢侈手表厂商选择减产降价或者转向高端化作为回应作为爱表人士,你会发现瑞士奢侈手表行业正在缓慢而坚决地回应以上提到的问题,手表业内部也在进行着从舒适而过时的区域批发模式向更加现代的面向消费者直销的全球化模式的转变。
1、怎么选择手表的品牌呢?
第一,先确定预算,然后再去相应的价位区间去寻找合适的手表。当然,这里还要看你对所谓名牌的定义,如果仅仅是知名度高,那么一些比较便宜的,经常做广告的国产品牌,比如飞亚达、罗西尼、依波表等也算名牌,但是如果不仅是知名度高,还要包括手表品质、品味、做工、细节等也都要高逼格,那么就相对比较贵了,比如一枚劳力士手表,动辄四五万人民币起,一枚江诗丹顿手表,至少也在10万人民币左右,而一块爱彼手表,至少也要10几万起等。
第二,看你喜欢什么风格的手表,一些经常需要穿着正装的人比较适合正装手表,正装手表一般具有功能简单,大三针或小三针,表盘简洁,最好是浅色,皮革表带,表径最好不要超过40毫米等特点。而一些朋友则比较喜欢运动休闲表款,这些表款具有功能比较多,比如计时功能,气压显示功能,高度显示功能等,一般表径比较大,表带多以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为主等特点,
2、智能手表好还是机械手表好?如何选择?
徐不工:这是一部爱恨情仇的大剧,才刚刚开始而已,包袱还没展开呢,别着急下结论。智能手表和奢侈手表的爱恨情仇二手市场和灰色市场销售的繁荣:产能过剩这里有两个要点,首先,对腕表的需求并没有减少,而是消费者不再选择从传统渠道购买手表了。二手市场和灰色市场依托于已经面市的手表蓬勃发展,但正在取得盈利,这些非官方销售渠道带来的高便利性和低的价格(通常比零售价少20%到60%),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人们不再买那么多新手表,以及瑞士出口的新手表为什么不那么多了。
瑞士手表行业一向讳莫如深的是,在近几年(他们也自此开始衰退),他们向市场投放了太多的新品,显然他们认为中国会保持增长,因此差不多是开足了马力生产并输运到中国人和其他新贵消费的地方。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和由之带来的对奢侈腕表需求的减少,腕表销售也开始下滑,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那些卖不出去的库存到哪里去了?它们最终作为新品或旧品流入了灰色市场。
奢侈手表厂商选择减产降价或者转向高端化作为回应作为爱表人士,你会发现瑞士奢侈手表行业正在缓慢而坚决地回应以上提到的问题,手表业内部也在进行着从舒适而过时的区域批发模式向更加现代的面向消费者直销的全球化模式的转变,在大的手表贸易展里,例如SIHH和Baselworld,不难发现手表厂商在新产品上更加趋于保守。
多数厂商正在生产更少的新型号并大幅改变策略,厂牌首先意识到,相比于面向“奢侈购物”的大众批量销售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腕表,把更少的昂贵手表卖给世界各地的少数精英更为容易。最终,许多大厂开始发现他们的零售价格都已经高得把消费者拒之门外了,腕表消费者不但开始转向二手、古董、拍卖和灰色市场,而且也开始选择采用如Kickstarter一样的众筹平台的大量初创公司的新腕表。
由于消费者对新瑞士腕表零售价格逐渐感到不满,他们开始转向别处寻求更有价值的东西,智能手表在奢侈表行业处于动荡的时候开始崛起毫无疑问的,智能手表销量的增加会对1000美元以下的腕表市场造成冲击。这是必然的,但它并不属于我们所关心的瑞士奢侈腕表市场,如果您正在销售便宜的量产手表,无论产地在哪,智能手表都会对您的销售造成影响。
但我反对“智能手表正在损害瑞士奢侈手表业”这一说法,考虑一下劳力士与Swatch的对比,以及这两种“瑞士制造”的手表是如何销往购买目的迥异的消费者的,你就会发现这一说法并不能完全成立。因此,尽管智能手表正在从未戴过手表的或那些戴过普通显时手表的人群中越发流行,我并不认为有什么实际证据表明智能手表的销售对奢侈手表业造成显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