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清楚这件事,得从日本石英VS瑞士机械开始说起。日本人也做机械机芯,但不一定不如瑞士的,要看具体型号,在精工发明石英表后,当年的石英风暴打败了多少传统机械表厂家,但我不喜欢日本=所以不喜欢日本表,日本石英机芯早期凭借精准度、实惠度都是吊打瑞士机械机芯的。
1、为什么日本发明了石英机芯,结果瑞士石英比日本还要贵?
要讲清楚这件事,得从日本石英VS瑞士机械开始说起:日本石英机芯早期凭借精准度、实惠度都是吊打瑞士机械机芯的。乃至后期引发了“石英革命”,那个时候的瑞士机械表被石英表、电子表打的半死不活,瑞士行业规模大为缩减∶员工总数从1970年约90000人下跌至1984年仅超过30000人。与此同时,公司总数从1970年1600间下跌至572间,同时世界机械制表业也受到惨重打击,
但是,这些事情发生的背景可都是“好表的标准=走时准确”到了后期,尼古拉斯•海耶克出现了。他在那个时期做出最重要的决定就是:既然准确度玩不过你们,那我们就重新制定规则他花巨资买下宝珀、宝玑品牌,就是为了要这些品牌历史悠久的“形象”,对于表的营销策略也慢慢侧重于“制表历史”,在表的外形上也做的花样百出,纪念款什么的也都不用说了,
为什么这样做?就是为了扭转人们的观念:“好表的标准=彰显身份”而人们也确实吃这一套,愿意拿大价钱去买一块体现身份的表。走时不准?那已经不是好表的评判标准了,这个时候人们买表就开始选定瑞士品牌,无论是机械还是石英,就算价格再昂贵,日本表都是可望而不可即了。而确实你看,比如劳力士,有精工的精确度,一个普通人根本用不上的“深潜功能”,不背透,大多都是精钢材质,人家还是价格超高,在中国也没见做什么营销却一群群劳吹劳迷,
2、为什么有的人看不起日本机芯,却很喜欢日本手表?
2010-03-18聊聊手表机芯分两种,一种是石英机芯,也就是电子芯,另一种是机械机芯。一般来说,日本人的电子产品,世界第一,他们的东西做工精细,质量较高,所以,如果电子表,石英表,还是可以买的。卡西欧,电子表在中低端运动表中的市场占有率第一,这个能说明问题了吧,而机械机芯,这个就复杂多了,有自动车床做的,流水线下来的,也有全人工手工做成的,几十上百个齿轮做成的计时器,从精准上肯定不如电子表,石英表。
但是人家瑞士表的艺术性摆在那里,值钱啊——如金表,但是从使用上看,不如时英的方便、准确。日本人也做机械机芯,但不一定不如瑞士的,要看具体型号,有道是,石英机芯用个十年八年,都差不多该换了,而机械机芯的话,只要你不摔不扔,做好保养,就可以用个一代二代的。但是总的来说,手表,不就是个消费品么,没人希望戴个几十年,还是一个款式,对不对,象衣服一样,总是要换换的2010-03-18聊聊卡西欧西铁城这些石英机芯还可以,机械的不能买。
浪琴是量产品牌--产量太大自然会有疵品,一些小故障很正常,另外浪琴是100%瑞士表,精工的机械表很有特色,60-80年代精工一家就把瑞士的手表产业打的落花流水,还是很强悍的,完全自产机芯(所有零部件包括游丝和摆轮)比80%的所谓瑞士品牌手表商实力和可信度都要高的多(很多瑞士表其实都是一个芯子,就壳子不一样)。
但我不喜欢日本=所以不喜欢日本表,日本表:#西铁城:1.西铁城在机械表方面最出名的应该是8200机芯了。出货量大,质量稳定,销售了20多年了,口碑不错,2.西铁城旗下的MIYOTA是世界上最大的空白机芯生产商之一。中国的很多中低端手表和部分欧美国家的手表品牌也在用,3.但是西铁城的强项还是在光动能上。
这个技术真的是挺牛x的,而且西铁城将它一代代革新,从空中之鹰到超级钛系列,基本覆盖了从几千到几万的价格区间。适合普通百姓和小资消费,当然了,雷总在戴自家华米手表之前戴的是一款西铁城的石英表,这个是例外,#精工1.日本工匠精神的代表,现代石英表的发明者(说改良者或许更好一点),2.精工机械表低端有7s系列,中端有4r系列,中高端6r系列,高端9s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