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表的话要看每一个自动表的上链效率。真的不用纠结这些,带上能走就好啦~如果说上满的话要多久,通常是30-40圈,全自动手表通常指的是自动上链机械机芯的机械表全自动上链的机械手表是不需要电池的,依靠平时走路时手臂的自然摆动,带动自动陀旋转,从而给发条盒上链为走时提供动力。
1、全自动手表的电池能用多久?
全自动手表通常指的是自动上链机械机芯的机械表全自动上链的机械手表是不需要电池的,依靠平时走路时手臂的自然摆动,带动自动陀旋转,从而给发条盒上链为走时提供动力。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电池电力的参与,题主所说的“全自动手表”或许指的是光动能表顾名思义,光动能手表是依靠光来产生走时所需的能量,也就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动能表的两大特征,一是表盘由太阳能面板材质制成,能够将太阳光或普通光线转化成电能,二是内部使用的是特制的充电纽扣电池。
这项技术由日本西铁城首创,光动能表只要在有光的环境下,能够持续工作相当长的时间,白天存储的能量,也足够夜里使用,遗憾的是,不像机械表,只要保存得当,定时保养,寿命可达百年,光动能表毕竟是由电子电路板驱动,其元器件的寿命仅有十数年,一般一颗光动能的充电电池,价格昂贵且寿命只有十年左右,取决于实际使用的情况。
2、自动机械手表如何上弦,上满多久才够?
徐不工:真的不用纠结这些,带上能走就好啦~如果说上满的话要多久,通常是30-40圈,自动表的话要看每一个自动表的上链效率。所以,我还是讲解一些手动和自动的区别吧,自动机芯的好处就是主发条总是上紧的,并且齿轮系传导的能量更为持久,这是因为手表佩戴时产生的压力更高。由于避免了主发条松弛导致的振幅减小和速率损失,所以手表走时应该更准,
这也很适合我们的快节奏生活,我们也许会忘记每天早晨出发前手动上弦。只要你适当运动并且经常戴表,那么它应该总是精确走时的,自动机芯带有额外的桥板、换向轮和摆陀,这些都是相对简单的功能,很容易在不大幅修改手表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加入到普通机芯设计中。例如,计时腕表需要贯穿机芯的齿轮驱动表盘上的次级指针,归零功能也需要凸轮和摆锤的配合,
但是在自动机芯中不需要考虑这些,因为它们薄到可以附加在机芯的背面,而不影响发条鼓之外的零件。说到这里,没有摆陀的机械表也可以稳定走时,这是为什么呢?为了确认可能的原因,我们研究了自动机芯相比基本机芯独有的零件,换向轮是一个精巧的设计,它在任意方向上的转动都会使摆陀上紧发条鼓。但是非常轻微的磨损都会对摆陀产生额外的阻力,影响主发条储能和走时精度,
而如果它们高效协作将会非常有效,这也凸显腕表定期保养维护的重要性。您的手表也许还在运转,摆陀还在转动,但是它可能因运转不够高效而阻碍机芯正常工作,摆陀上的轴承也有可能产生麻烦。这些小的钢珠辅助摆陀在机芯内自由摆动,即使是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为它们的纤小和精致而感到震撼,如果轴承润滑得当安放无误,它们会表现卓越。
可是一旦润滑油开始失效,滚珠就会产生阻力而摆陀运转将不再高效,摆陀产生的离心力实际上是很可观的。自动桥板中的小滚轮承受着相当大的力,它们也正是枢轴上磨损最多的部分,在检修的时候,常常能看到枢轴严重磨损甚至变形。安置于其中的宝石在某些机芯中也很容易碎裂,我曾见过钢柱弯曲的情况,一旦发生碎裂或弯曲,摩擦力就会骤然上升而走时速率会大幅下降。
我认为自动机械表给了人们一种错误的安全感,只要手表还在运转摆陀还在转动,人们就认为手表正常工作没有问题。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自动摆陀的加入只会让腕表比普通机械表更需要定期保养,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哪怕只加入极少的零件都会给机芯增添额外的磨损,进而显著影响它的精度,自动机芯带来了稳定持续的发条储能和便利的上链方式,却引入了额外的容易老化的零件并且需要更多的保养维护。